大學主修金融,畢業後沒有脫離跑道,一直在金融業任職,近幾年擔任資產管理和金融產品設計的工作。
大學畢業後一直有想念研究所的想法,但一直沒有明確的目標,因此選擇先就業。工作了多年以後,發覺自己除了熟悉的金融之外,依然想要充實不同領域的商業知識、接觸不同的人和拓展眼界,毅然決定回學校進修。至於選擇MBA而非一般研究所的原因是考慮到工作年資已經超過五年,考慮到未來的職涯發展,MBA對我比較有幫助,因此決定申請MBA。
選擇MBA申請學校的時候我考慮的第一個是地點,再來是學校的風氣和校友的網絡。我排除幾個大的城市,除了生活費可以省不少之外,自己也比較喜歡清幽的地方,因此選擇範圍就縮小了很多。
在申請過程中和Tuck校友進行Coffee chat之後,深深感受到Tuck校友非常願意幫助申請者,校友之間互助的風氣也很興盛,而這正是我想要找的學校風格。因此決定以Tuck為首要目標。Tuck MBA一年級都是必修課,還有First year project,能夠讓同班的同學進行高度的交流和溝通協作,是我很期待的部分。
Ringle和A2Gmat合作的講座。過去曾經使用過一些英文線上課程,但上了一段時間之後,無法確定自己到底進步多少,有哪部分需要改進。聽了Ringle的介紹,發現除了教師的學歷(來自英美頂尖大學)和教學有經過把關之外,最棒的是,在Ringle課堂可以請老師幫忙修改履歷或是申請文件以及練習英文面試,對於即將或是正在申請MBA的人可說是一大福音!
最讓我驚豔的是每堂課後提供的AI分析報告準確分析我該堂課的表現,從複雜度、正確度、流暢度到發音都會分析。正確度的部分除了告訴我哪裡錯之外,還有修正和說明,對於想要降低文法錯誤的人非常友善。除了在申請的過程可以使用Ringle之外,我也很建議在拿到學校錄取通知之後持續增進英文能力,以面對到美國之後的一連串挑戰。
先確認自己的需求和想要找顧問的真正原因,很多時候我覺得顧問扮演的是陪伴的角色,主要的申請準備還是得要靠自己。如果覺得申請的時候隨時需要有一個人可以問問題或是獲得建議,找顧問確實是一個方法。但如果想要獲得陪伴,也很推薦找當年度也正在準備的戰友們一起,互相加油打氣,提供精神上的支持。
不管是處於猶豫是否申請MBA或是在哪個申請階段,都建議多找校友Coffee chat,透過多和校友談話,除了可以了解關於學程的真實體驗分享之外,也能從不同學校的校友展現出的特質來判斷未來真的進了該學校,甚至是畢業之後能夠獲得的人際網絡是什麼樣貌,以此判斷是不是真的要申請該學校。
不要等到拿到面試邀請才開始準備面試,準備好履歷和申請資料就可以開始練習了。可以多找人練習,最好是找能夠提供專業英文建議的人練習,透過多次練習,修正自己的回答,讓自己在實戰的時候可以發揮到最好。
同時也建議大家提早開始準備申請,把需要的英文成績準備好,最好可以在Round1就提交申請,萬一真的結果不好,也能趕快調整再戰Round2!